本文简介: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 “跳槽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 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我们要怎样记录证据?, 安企神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知识问答, 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正式发布, 山东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工作指南, 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企业需要怎么解决?, 等内容,文章部分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反馈客服。
1、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我们要怎样记录证据?
小王: "嘿,我刚听说我们公司有员工泄露了商业秘密,这可怎么办啊?"
小张: "哎呀,这可真是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公司的竞争优势就在于这些秘密信息,如果外泄了,后果不堪设想。"
小王: "你觉得公司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小张: "我想肯定会启动内部调查,找出泄露者。可能会有严格的惩罚措施,甚至是法律诉讼。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是我们每个员工的责任,这种事情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上述的问题商业机密被泄露,造成公司的竞争环境恶劣,从法律讲泄露商业机密可以申请法律诉讼,但是我们要提供证据。
那我们应该怎样记录证据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好用的电脑监控软件:
安企神
安企神是一款专业的安全管理软件,主要的功能如下:
实时屏幕监控:
安企神软件可以实时监控员工的电脑屏幕,有多种监控形式包括(实时屏幕、屏幕快照,屏幕录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对员工的操作实时记录。当核心机密被泄露时可作为有利证据。
敏感操作审计:
可以设置敏感词,当操作者对敏感文件进行操作时,比如修改、复制或删除,以及对特定文件或格式的监视,当发现问题后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问题。
文件自动备份功能:
当操作者对敏感文件进行修改、复制或删除时,系统会自动备份核心数据,这可以防止意外或恶意的数据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聊天记录审计:
U盘和外设管理:
USB存储管理可以允许和禁止使用U盘的使用,禁止后可以提交申请后才可以使用,可以制作U盘白名单。
外设管理:可以禁止外部设备的连接开启后,禁用便携式硬盘、蓝牙、无线网卡、USB网络共享,等功能。
2、安企神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知识问答
安企神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知识问答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它就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它不需要国家颁证予以认定,它是企业自己才能识别的软资产。
一、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保护商业秘密或者制止商业秘密侵权过程中,对商业秘密本身的认定是前提和基础。
并不是所有的商业信息都是商业秘密,只有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
二、商业秘密的法律构成要件是什么?
我国在内的各国法律与TRIPS(贸易知识产权协定)规定都很相似,即商业秘密要具备“三性”,秘密性、商业价值性和保密性。
三、如何才能达到合理保密措施的程度?
合理的保密措施,是建立在商业秘密相对秘密性的基础上,根据各种商业秘密的不同要求进行控制和保护的措施。
保密措施都是相对的,绝对的保密措施并不存在,要求企业采取万无一失的保密措施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四、在现实社会中,常见的保密措施有哪些呢?
- 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
- 通过章程、规章制度、培训等方式提出保密要求;
- 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供应商、客户、访客等提出保密要求;
- 以标记、分类、隔离、封存等方式,对商业秘密及其载体进行区分和管理;
- 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计算机设备、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采取禁止或者限制访问、存储、复制等措施;
- 要求离职员工登记、返还、删除、销毁其接触或者获取的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继续承担保密义务。
五、企业的商业秘密应该由谁来认定?
企业的商业秘密只能由企业自身来认定,认定的前提就是要符合“三性”要求,秘密性、商业价值性和保密性。
六、国家目前对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目前来看我国并没有对商业秘密保护单独立法,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 《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 《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
......
七、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对于涉密人员应注意哪些方面?
企业在确定商业秘密点后应根据风险程度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要对涉密人员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对新招聘人员是否与其他公司签订有竞业协定,是否有保密义务等方面进行调查,避免公司遭遇法律风险。
涉密岗位上岗前要进行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事项。
离岗(退休、辞职)时要签订保密承诺书、竞业协议,明确对公司的保密义务。
八、企业与员工签订竞业协议需要注意些什么?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限制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的标准一般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
九、企业应如何确定商业秘密点?
企业确定商业秘密应按照确有必要的原则,不求最多。
事事都是商业秘密反而事事都不是秘密。
一旦确定某些信息是商业秘密点,就要对其载体进行标注,告知接触者。
十、如何加强对计算机信息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存储和处理公司商业秘密的计算机、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应当按照准予存储的最高密级,应当在其外表显著位置处粘贴密级标识,并在其存储、处理、传递、输出的商业秘密载体上作出不能与载体分离的相应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标识。
必要时,计算机禁止接入互联网,禁止与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连接。
十一、企业如何加强保密要害部门的管理?
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日常工作中经常产生、传递、使用和管理企业商业秘密较多的内设机构,比如研发部门、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等。
要按照最小化的原则,要害部位应当专用、固定、独立控制的最小场所,其应当具备完善、可靠的保密防护措施和设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到位,有完备可行的保密制度。
保密要害部位须设置明显标识,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不得将手机或与工作无关的带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等功能的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位。
十二、发生商业秘密泄露的情况后应该如何处理?
- 公司各部门发生或发现泄密事件,应立即向保密办公室和公司相关负责人报告。
- 迅速调查清楚被泄露商业秘密事项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
- 泄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保存相关证据;
- 泄密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 泄密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 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补救措施;
必要时,根据不同情况向市场监管部门或者公安部门投诉举报。
十三、发生商业秘密被侵犯之后,权利人决定向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请求保护其商业秘密,需提交哪些材料?
- 请求保护的商业秘密权利主体资格。举报人应为该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的权利人,或者与权利人具有独占使用许可、排他使用许可关系的被许可人。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须经权利人书面授权。
- 请求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法定构成要件。包括该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载体、具体内容、商业价值和对其采取的具体保密措施等。
- 被举报人具有接触该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条件等情形。
- 被举报人使用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与投诉人请求保护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具有一致性或相同性。
3、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正式发布
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正式发布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商业秘密保护问题的重视,增强企业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4月25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与天津经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编写的《商业秘密企业自我保护指引》《商业秘密企业维权指引》《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等三个商业秘密保护指引正式发布。
其中, 《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是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 ,将为行政执法部门处理商业秘密案件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三个指引主要围绕激发企业自主保护意识、构建保护共识、服务企业保护需求等维度,引导企业重视商业秘密管理,积极建立并完善商业秘密合规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企业商业秘密合规风险,为企业提供清晰易懂、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文件。
《商业秘密自我保护指引》
《自我保护指引》侧重于企业自身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建立,共分为总则、确定商业秘密、建立保密制度、泄密应对等四个部分,共计四十四条。其中,建立保密制度部分从人员管理、涉密文件及物品管理、涉密计算机及系统管理、涉密场所管理、对外活动管理等五个领域,对企业应做好商业秘密自我防护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
《商业秘密维权指引》
《维权指引》侧重于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后的维权知识普及,共分为商业秘密的认定、民事诉讼维权、行政控告维权、刑事维权等四个部分。《维权指引》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50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答,简明直观地为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后的维权工作提供了指引。
《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
《行政执法规范指引》侧重于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共分为总则、商业秘密的界定、线索核查及立案、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案件处理、附则等七个章节,共计六十条。该指引覆盖了行政执法全流程,详细列明了各个执法环节的注意事项,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商业秘密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个指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从事前预防、事后维权到行政打击的全链条、立体式保护体系,将为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提供“百科全书”般的指导与帮助。三个指引的发布为企业更好地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提供了全链条指导与帮助,为企业补足商业秘密管理漏洞、维护核心竞争优势、防范并化解风险搭建了“及时雨”般的载体。
4、山东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工作指南
山东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
商业秘密管理工作指南
(试行)
一、总体要求
(一)为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维护公平竞争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指导我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健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措施,防范商业秘密合法权益被侵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商业秘密保护政策,制定本指南。
(二)本指南所称商业秘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本指南所称商业秘密保护示范企业,是指自愿参与并经我省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择优确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示范(试点)工作,并将商业秘密管理成果示范推广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指南不干涉企业经营管理,仅供企业参照建立、实施、改进内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措施和体系建设。
(三)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坚持依法规范、自主负责、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便利工作、合理适当的工作方针。
(四)企业应健全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商业秘密管理纲领性文件,明确商业秘密管理的目标任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职责分工以及年度工作计划等。
(五)企业商业秘密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组织架构
(一)领导机构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负责制。
企业法定代表人应牵头或委托其授权人牵头领导商业秘密管理工作,保障经费和资源投入,促进商业秘密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商业秘密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或领导小组,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动工作开展。
(二)商业秘密管理部门
企业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设置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或依托相关部门作为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执行企业商业秘密管理领导机构的决策决议。
3.研究制定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4.研究确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信息范围、密级划分、保密期限、涉密部门(涉密岗位、涉密人员)、涉密区域以及生产经营各环节保护商业秘密的技术防护措施等事项;在涉密部门配备保密员,对涉密区域、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实行分级管理。
5.组织监督检查业务部门落实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情况。
6.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商业秘密保护教育培训。
7.组织处理企业内部商业秘密泄露事件。
8.开展法律维权,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商业秘密侵权事件的调查举证等工作。
9.评估改进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及体系建设。
(三)协同配合部门
企业的科技研发、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所有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业务部门作为商业秘密管理的协同部门,应配备专(兼)职保密员,在商业秘密管理部门指导下开展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商业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三、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商业秘密管理有关制度,根据本企业经营活动实际制定以下制度:
1.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2.企业涉密文件资料(物资)管理制度。
3.企业涉密设备(计算机)管理制度。
4.企业互联网运行涉密信息管理制度。
5.企业涉密区域(场所)管理制度。
6.企业涉密档案管理制度。
7.企业涉密员工管理制度。
8.企业涉密商务活动(会议)管理制度。
9.企业商业秘密泄露事件处置管理制度。
10.其他有关商业秘密管理的制度。
四、涉密信息识别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企业商业秘密及其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由产生该商业秘密的权属业务部门(以下简称权属部门)提出,经商业秘密管理部门审核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确定(以下简称审核审批程序)。企业涉密信息应由商业秘密管理部门和权属部门分别进行登记备案(以下简称登记备案)。
(一)定密
企业应根据经营活动实际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以下统称涉密信息。
1.涉密技术信息。主要包括:
(1)研发信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设计程序、图纸、模型、样板、测试记录、关键信息资源储备、数据等。
(2)生产信息: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样式、技术参数、电子数据、制作方法、技术诀窍等。
(3)配置信息:设备仪器的型号、配置参数、特别要求等。
(4)软件信息:源代码、应用程序、数据算法等。
(5)其他信息。
2.涉密经营信息。主要包括:
(1)公司基础信息:公司组织架构、决议文件、内部通知、规章制度、会议纪要等。
(2)决策信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战略规划(计划)、投融资决策、研发策略、商业模式、管理方法、产权交易、股权激励方案、专利规划布局等。
(3)经营信息:产购销计划(方案)、产购销协议、招(投)标标书、产购销记录(订单)、运营成本、内部定价文件、产品合格率、库存量、创意管理等。
(4)客户信息:客户名单、供应商名单、以及对特定客户的网络电子信息、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交易习惯、交易内容、特定需求等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客户信息等。
(5)财务信息:财务账簿、财务报表、融资报表、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股权分配资料等。
(6)人力资源信息:员工名册、通讯录、工资表、社保公积金清单等。
(7)信息技术信息:应用系统、网络拓扑图、信息安全风险报告、运维日志等。
(8)其他信息。
3.不宜作为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主要包括:
(1)公知信息和基础理论信息。
(2)已申请并公开的专利技术信息。
(3)公众通过合法途径可获得的信息。
(4)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不应作为企业商业秘密的其他情形。
(二)分级
企业应对涉密信息进行分级管理,按层级履行审批手续。
1.涉密信息可分为核心商业秘密、重要商业秘密、普通商业秘密三级,密级标注为“核心商密”“重要商密”“普通商密”。
2.涉密信息的分级标准,由企业根据经营活动实际并参考下列因素自行确定:
(1)涉密信息的经济价值。
(2)企业产生涉密信息投入的成本。
(3)涉密信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
(4)竞争对手获取涉密信息后产生的价值。
(5)涉密信息泄漏后造成的经济损失。
(6)涉密信息泄漏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7)涉密信息在企业内部可查阅的范围。
(8)其他。
3.商业秘密泄漏后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应依法定程序将其确定为国家秘密。
(三)保密期限
企业可根据经营活动实际以及涉密信息的密级等情况,自行设定保密期限。
一般情况下,涉密信息可预见解密期限的,可以年、月、日计;不可预见期限的,可定为“长期”或者“公布前”。
(四)知悉范围
企业可根据经营活动实际以及涉密信息的密级,自行确定知悉范围。
一般情况下,知悉范围应明确限定到具体的业务部门、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并按照密级实行分类管理。
(五)解密
1.涉密信息出现下列情形时可予以解密:
(1)保密期限已满或者信息已公开的(自行解密)。
(2)商业秘密已不再具有保护价值。
(3)其他特定因素导致涉密信息被公开的。
2.企业实施涉密信息解密,可采取以下措施:
(1)移除涉密区域。
(2)消除或变更密级标识。
(3)电子文档解密。
(4)其他方式。
(六)变更
企业可根据经营活动实际,自行确定涉密信息的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等变更事项。涉密信息有关事项如需变更的,应履行审核审批程序,进行登记备案。
五、保密管理措施
(一)标志管理
企业应对涉密信息及其载体实行标志管理,标志情况应进行登记备案。
1.涉密信息标志由涉密信息的名称或编号、密级、保密期限以及权属单位四部分组成,具体标志形式由企业根据涉密信息的类别及性质等自行确定。
2.涉密信息标志工作由该信息权属部门负责。涉密信息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等事项一经确定,即应在该涉密信息的所有载体上作出明显标志。
3.未做标志的涉密信息载体不得进行流转。
4.涉密信息的密级、保密期限等事项变更后,权属部门应对原标志内容进行修改。
(二)涉密档案管理
企业应对涉密信息档案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权限使用。涉密档案存放地点和具体管理方式,由企业根据经营活动实际及涉密信息的密级、性质等自行确定。
1.涉密档案包括:含有涉密信息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资料两类(含涉密信息存储介质、应用系统、数据库等)。
2.商业秘密管理部门与涉密信息权属部门,应分别建立涉密信息档案,两部门涉密档案应相互对应,内容详实完整。
3.涉密信息权属部门为涉密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权属部门应制作本部门涉密信息档案清单或台账,逐项登记记录本部门涉密信息的名称、密级、保密期限、权属、载体形式、存管地点、存管形式、管理人(责任人)、查阅范围以及该信息产生、流转、复制、发布、变更、解密、销毁等详实情况。涉密信息清单或台账应报商业秘密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4.涉密档案的存放场所应划定为涉密区域。
5.涉密档案的查阅、借阅、复制(含打印、复印、扫描、摘抄、网络传输等)、跨区域转移、向第三方披露或提供第三人使用前、销毁等管理全过程,均应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和登记备案手续。
6.涉密档案资料的复制件(复印件)的密级、保密期限等与原件保密管理要求相同。
7.涉密档案的销毁应经审核审批程序后实施,并进行登记备案。销毁涉密档案应采取以下监督措施:
(1)不少于两名员工见证、对销毁过程录像、在视频监控范围内销毁等。
(2)纸质类档案资料应作粉碎性处理;电子信息类档案的存储硬盘、光盘、磁性介质、U盘及其他移动存储介质,应永久删除,或采用其他销毁方式永久删除。
(三)涉密物品及载体管理
企业应对涉密信息载体及相关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存管、销毁等全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安全。
1.涉密产品
(1)企业应根据经营活动实际需要,对涉密项目的半成品、样品等物品,安排专门场地存放,专人管理,并进行登记备案;物品存管地应划为涉密区域。
(2)涉密产品需要报废或销毁的,应经审核审批程序,同时进行登记备案。
2.涉密计算机等设备、数据库和各类应用系统
(1)涉密账户权限管理。应对涉密用户账户、密码实行统一登记、动态赋权、备案管理,建立涉密用户操作日志,实时记录或定期检查用户登陆、获取信息和异常侵入等情况信息。
(2)加密存储数据信息。涉密计算机等设备、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工作数据,应存储于企业授权的存储设备和应用系统,采用加密方式存储;核心商密、重要商密等级的数据,应采用多层级权限管理、多层级审批方式,定期备份保存。
(3)设置保密义务提醒。涉密计算机等设备、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等账户登录、系统操作界面等各类应用场景中,应进行保密义务提醒。涉密电子文档首页、页眉、页脚、页面水印等应设置保密义务提醒;涉密音(视)频开头应进行保密义务提醒。
(4)电子信息传输实行加密管理。涉密电子信息网络流转应使用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加密通道方式进行传输;通过电子邮箱发送涉密电子信息时,应采用内容加密、设备绑定、限定打开次数、打开时限、编辑权限等保密措施。
(5)设备维修报废实行销密管理。涉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报废前,均应采取由专人拆除涉密存储设备,或备份后删除涉密数据信息等防护措施。涉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维修、维护、报废等,应经审核审批程序,同时进行登记备案。
(四)涉密场所管理
1.划分涉密区域。企业应按照涉密信息及其载体的密级、性质等,将办公场所划分为涉密区域、办公区域、外部接待区域三级。下列部门或场所应列为涉密区域,采取防护与管理措施:
(1)产品研发设计、实验室、重要生产场所、信息存储的数据中心等。
(2)信息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
(3)涉密档案室,涉密产品、物品、载体等存放场所。
(4)企业认为其他应列为涉密区域的场所。
2.涉密区域管理
(1)物理隔离。所有涉密区域应采用门、墙、隔断等物理措施进行防护隔离,形成独立封闭的办公区域。
(2)张贴禁止性警示标识。在涉密区域的入口处,应张贴非授权勿入、禁止携带违禁品、禁止拍摄等禁止性警示标识。
(3)设置安防措施。有条件的企业,根据经营活动实际,可在涉密区域出入口配备安保人员或配置安防设备等,加强对涉密区域的安全防护。
(五)员工管理
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实际,从员工入职、在职和离职三个环节以及设置涉密员工脱密期,全面加强对全体员工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知识教育及防范泄密风险管理。
1.入职管理
企业应根据岗位涉密情况,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增加企业商业秘密保密条款或签订保密协议。
(1)对非涉密岗位的普通员工,企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增加一般性商业秘密保密条款,明确其应遵守的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规定,以及其应履行的与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相适应的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
(2)对涉密岗位的员工及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企业应根据其所在部门、岗位涉密密级、担任的职务以及知晓商业秘密的范围等实际情况:
--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协议中除明确其应遵守的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规定外,还要明确其应当履行的具体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等。
--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增加竞业限制条款),协议(或条款)中应明确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等,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给予的经济补偿及违约金额等。竞业限制的约定内容,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对入职员工曾在与本企业有(或潜在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工作经历的,还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不侵犯原企业商业秘密承诺的条款,或签订不侵犯原企业商业秘密的协议,明确规定入职员工在本企业工作期间不得使用、公开、泄露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同时定期对其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审核,以排除使用、公开、泄漏原单位商业秘密情形。
2.在职管理
(1)保密教育培训。企业应制定年度员工保密教育培训计划,组织新入职员工、重点岗位、重要涉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参加有针对性的保密教育培训。员工教育培训有关材料应进行登记备案。
员工保密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国家有关商业秘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企业制定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制度,员工泄漏或侵害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典型案例以及其他与商业秘密保护有关的内容。
(2)履职监督检查。企业商业秘密管理部门应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对在职员工履职过程中,执行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员工履职情况监督检查的记录应进行登记备案。
(3)调岗管理。涉密岗位员工调整岗位时,企业应安排商业秘密管理部门与其谈话,告知其应承担的保密义务和违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监督其办理涉密信息资料和涉密物品的交接手续。涉密员工离岗及交接情况应进行登记备案。
3.离职管理
企业在涉密岗位员工离职前,商业秘密管理部门应会同离职员工所属业务部门开展离职检查,离职检查情况应进行登记备案:
(1)与离职员工谈话,告知其承担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制作离职员工工作交接清单,详实列出离职员工应移交的所有涉密文件资料、电脑等硬件设备、账号、密码、数据及其载体等,安排专人与其办理交接手续,逐项核对回收其保管的所有涉密物品。
(3)回收并注销离职员工使用的域名、应用系统、网络系统、门禁系统账号或访问权限等。
(4)检查离职员工所负责的涉密信息在一定期限内的查阅、使用情况有无异常,电子数据信息是否完整,有无非工作时间登录、频繁登录、更改账户、批量下载、删除修改、访问外部邮箱等违规和异常操作痕迹等情况,同时应做好病毒防范和病毒库的升级、查杀病毒等防范工作。
(5)如发现离职员工涉嫌侵害企业商业秘密的,应及时收集并固定证据,按照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管理规定处置。
(6)应及时通知与离职员工有关的供应商、客户、合作单位,告知工作交接情况。
(7)应定期掌握涉密离职员工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的任职去向,如发现离职员工存在竞业限制情形的,视情启动竞业限制,维护企业权益。
4.脱密期管理
对涉密员工离岗或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企业应根据员工岗位涉密的密级确定脱密期限,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涉密员工在脱密期内继续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商业秘密。
(六)商务活动管理
1.企业开展涉及商业秘密的商务谈判、技术评审、成果鉴定、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等商务活动时,应与相关方签订保密合同(协议),或在商务合同(协议)中规定涉密信息保密要求,约定具体的保密内容、范围、保密期限、保密责任义务及违约责任等。双方签订的保密合同(协议)应进行登记备案,同时注意留存双方往来的与涉密信息有关的原始信息资料(包含电子邮件、微信等媒介传输的电子信息)。
2.企业聘用或委托外聘专家、顾问、律师等可能接触企业涉密信息的外部人员从事经营活动的,应与其签订保密合同(协议)或签订保密承诺书;可要求其使用企业提供的保密计算机,并对信息采取加密等措施保密。双方签订的保密合同(协议)或签订的保密承诺书应进行登记备案,同时注意留存双方往来的与涉密信息有关的原始信息资料(包含电子邮件、微信等媒介传输的电子信息)。
3.企业接受行政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等外部单位检查等活动时,需要提供有关企业商业秘密资料的,应向其明示涉密信息事项、保密范围等义务。
4.企业组织召开会议、承办的其他商务活动或接待来访人员涉及商业秘密的,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1)选择有保密条件的场所。
(2)限定参加人员的范围,指定参与涉密事项的人员。
(3)告知参加人员保密要求,必要时签订保密承诺书。
(4)设定参加人员活动区域。
(5)限定参加人员使用拍照、摄像、录音、信息存储等设备。
(6)休会或活动结束及时收回清点、登记涉密文件、资料等。
六、泄密事件管理
(一)应急处置
企业应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纳入风险管理,制定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泄密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如发现企业涉密信息泄露线索时,应采取以下行动:
1.迅速处置,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涉密信息进一步扩散或损失扩大。
2.商业秘密涉及国家秘密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启动对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调查,查明原因、涉事人员和责任人。
4.搜集并固定有关商业秘密泄露的证据。
5.对商业秘密泄露、侵权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鉴定。
6.启动内部处理或外部维权。
7.形成调查报告和改进方案。
(二)权益维护
企业对侵犯本单位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应依法主张权利,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1.企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维权:
(1)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2)向公安机关控告。
(3)申请劳动仲裁或商事仲裁。
(4)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商业秘密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等。
2.企业应收集并固定以下证据:
(1)企业是商业秘密的权利人。
(2)该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和载体。
(3)该商业秘密不为一般公众普遍获知。
(4)该商业秘密不为一般公众容易获得。
(5)企业对该商业秘密采取的保密措施。
(6)该商业秘密具有的商业价值。
(7)泄密人员、侵权人的身份等信息。
(8)泄密人员、侵权人接触到该商业秘密的证据。
(9)泄密人员、侵权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企业商业秘密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侵权行为。
(10)企业因该商业秘密被泄露造成的损失或侵权人的获利(许可使用费用),以及因维权产生的律师费、鉴定费、评估费等费用。
(11)企业有关该商业秘密的开发费用等成本。
(12)企业主张法定赔偿的参考依据。
5、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企业需要怎么解决?
员工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企业需要怎么解决?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其安全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员工泄露商业秘密不仅会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声誉、破坏市场竞争力,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而安企神软件正是企业防范商业秘密泄露的有力工具。
一、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危害
1、经济损失: 关键技术、客户名单、营销策略等商业秘密的泄露,可能导致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产品利润降低。
2、竞争力削弱: 竞争对手获取商业秘密后,可以快速模仿甚至超越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破坏其市场地位。
3、声誉损害: 泄露事件会引发公众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危机,影响长期合作与品牌价值。
4、法律风险: 违反保密协议或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可能面临诉讼和巨额罚款。
二、企业如何解决商业秘密泄露问题
1、建立健全保密制度: 明确商业秘密范围,制定严格的保密政策,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2、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增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
3、技术防护措施: 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访问控制等,强化数据保护。
4、监控与审计: 建立行为监控系统,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
5、使用第三方软件: 企业可以使用安企神软件来管控公司的重要文件信息,提高商业秘密的保护水平。
三、安企神软件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挑战,安企神软件以其独特的功能优势,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商业秘密保护方案:
1、高效便捷的部署与管理: 快速部署至企业网络环境,实现对员工行为的即时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2、安全可靠的加密技术: 采用先进加密技术,确保商业秘密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绝对安全,防止非法访问。
3、强大的审计与追溯功能: 生成详尽的员工行为报告,便于企业进行事后分析与追溯,及时发现潜在的泄露风险。
4、定制化服务: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功能定制与配置调整,实现个性化安全策略,提高防护针对性。
5、全面的监控与控制: 实时监控员工电脑屏幕和网络行为,有效管理文件操作、网络访问等,及时阻断可能的泄露路径。
四、安企神软件的功能优势
1、全面防护: 覆盖从数据加密到行为监控的各个环节,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
2、智能化管理: 利用智能化分析技术,提升预警准确率,减少误报,优化资源分配。
3、合规性保障: 确保企业信息安全措施符合国内外法律法规要求,规避法律风险。
4、易用性与兼容性: 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同时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适应不同企业环境。
总之,面对员工泄露商业秘密的风险,企业需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而安企神软件凭借其高效、安全、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有效捍卫商业秘密,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