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公益诉讼起诉人下城区人民检察院诉被告孙某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一案,并当庭宣判。
据悉,该案是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2022年2月起,被告孙某以人民币34000元的价格,将自己从网络购买、互换得到的4万余条含自然人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的个人信息,通过微信、QQ等方式贩卖给案外人刘某。案外人刘某在获取相关信息后用于虚假的外汇业务推广。
被告孙某未经他人许可,在互联网上公然非法买卖、提供个人信息,造成4万余条自然人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使用,导致众多不特定人员的信息长期面临受侵害的风险,严重侵害社会众多不特定主体的个人信息权益,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公益诉讼起诉人据此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孙某依法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2022年1月8日上午,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作出一审宣判,判决由孙某支付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赔偿款34000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或个人信息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在《浙江法制报》向社会公众刊发赔礼道歉声明。
法官说法
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涉及自然人个人的权益保障,同时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公益诉讼起诉人依法对孙某侵害众多不特定自然人个人信息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本案被告孙某侵害不特定社会主体个人信息的行为虽然发生在民法典实施前,但当时法律仅对个人信息作出了概括性的规定,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有更为详尽的规定。案件适用民法典更能体现法律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不特定民事主体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的保护和尊重。案件也不存在适用民法典会“减损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当事人的法定义务或者背离当事人的合理预期”的情形。因此,法院在本案审理中适用了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规定。
民法典规定,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否则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本案中,法院认定孙某在未取得相关主体同意的情况下,非法获取含有自然人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的个人信息,并以牟利为目的将获取的4万余条个人信息进行非法出售,属于非法收集、买卖个人信息的大规模侵权行为。孙某案涉行为侵害了承载在不特定社会主体个人信息之上的公共信息安全这一公共利益,构成对公共信息安全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侵害,法院遂做出了前述判决。
企业如何针对管理中存在的泄密信息安全行为进行全方位管理?
一、企业数据防泄密背景
2、系统功能
轻松上手!十大远程控制电脑软件推荐
如今,网上办公、异地协助等场景越来越普遍。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疑惑:在家办公,却发现公司电脑内有秘密文件;父母在家乡碰到电脑问题,但你不能亲身指导和帮助;团队人员分散在各个地区,急缺实时共享屏幕协同工作。一款好用的远程控制软件就能轻松解决各种问题。今日,便给大家推荐十款超实用的远程控制软件,让您可以随便进行远程控制。一...
秒懂!电脑屏幕实时监控软件如何帮助你管理团队
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一家初创公司雄心勃勃地开启了一个关键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当项目到期时,发觉进度严重滞后,结论远未达到预估。通过调查,发觉员工在工作时间常常走神,用公司电脑刷小视频,打游戏,处理私人事务,造成工作效率极低。在目前的工作场所,团队协作面临很多考验,如何确保员工的高效工作成...
监控电脑屏幕的软件有哪些?
随着电脑使用的崛起,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你有没有担忧过自己的电脑屏幕在不经意间被别人窥视?或者,你是否需要一个软件来监督孩子或职工的电脑使用,以保证她们远离不良记录?今天,我们来谈谈那些可以监管电脑屏幕的软件,以及它们怎样成为数据世界的守卫者。一、为什么需要电脑屏幕监控软件?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通常包含了我们...
数据安全小贴士:文件夹加密的简单方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大量数据共处。从工作文件到家庭照片,从学习资料到个人信息,这些数据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数据,特别是存储在电脑中的文件夹,合不合适?根据最新调研,全球每年数据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做到数千亿美元,数据泄漏已成为黑客入侵的重灾区。那么,怎样保护我们的文件夹免...
移动硬盘如何加密码保护?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大量数据共处。从工作文件到家庭照片,从学习资料到个人信息,这些数据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硬盘作为我们存储和携带数据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移动硬盘无意间可能成为了数据泄露的“多发区”?近些年,随着网络安全事件的高发,数据泄漏风险也不断攀升。...